.:.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刚火出圈,她怎么就消失了
本頁主題: 刚火出圈,她怎么就消失了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除夕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754
威望:230 點
金錢:11416 USD
貢獻:25000 點
註冊:2017-11-01

刚火出圈,她怎么就消失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久前,我被一篇文章刷屏了。
它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大面积讨论,而后又很快「消失」:
《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

文章之所以爆火,一是内容相当离奇。
作者以房东视角,讲述了一个33岁的女租客死在出租屋里的故事。
「她极大可能是把自己饿死在房间内的」

这么大个人,怎么可能饿死。
原来,女孩的经历不是一般的悲剧。
她来自宁夏重度贫困区的一个多子家庭,家中重男轻女,可她仍凭借个人努力考上北京一所211大学。
毕业后执着考公,多次笔试第一,但又回回败在面试,十年内屡试不第,全靠家中接济。
实在撑不住了,只好去西安租房找工作,但没等成功就业,家中早已接济无能。
一次生活费波折后,女孩拉黑了所有家人。
经济来源彻底断掉后,女孩无力生活,一度二十多天未出家门,最终被发现死在出租屋内。

看得出来,文章涵盖了诸多社会热点议题。
比如考公、就业、重男轻女、独居、贫困等,要素实在齐全,爆火可以理解。
但不久之后,事态突然反转。
因发酵太快,各种质疑声随之而来,文章很快被删除。
相关平台发出声明,称文中事件真实,但不久后也遭禁言。

网友和媒体追问下,文中的各种细节越扒越可疑。
案子似乎是有这么个案子,但事儿却好像不是这样的事儿。
到最后,整个事件都真假成谜,至今没有定论。

相似的「爆款」真假事件如今并不少见。
但鱼叔更在意的,是这个疑点满满的故事,竟然引发不少人对年轻人「孤独死」的真实共情与恐惧。
即便故事是假的,其中的人物命运好像也离自己并不遥远。

这种恐慌从何而来。
我想借一部电影聊聊看——
《独自生活的人们》
혼자 사는 사람들


首先要明确「孤独死」的概念。
曾经有日本学者为「孤独死」下了一个包含四个标准的严格定义:
1.独自死在自家
2.死亡过程无人目击
3.不是自杀
4.不可预测的死亡
但随着社会变化,这个概念也在更新。
现在的「孤独死」更多是指:
「在自杀或死因不明等异常死亡事件中,于自己住处死亡的独居者」

以前说起这个词,我们更多联想到的是行动不便、儿女又不在旁的年迈老人。
纪录片《老年公寓清洁队》里,便涉及不少这样的老年人案例。

但不知何时,「孤独死」群体变得越来越年轻化。
上个月,有新闻爆出日本孤独死的年轻人数量激增。

东亚三国之一的韩国,情况也不乐观。
电影《独自生活的人们》里就有一个孤独死的年轻人。

女主所在的单身公寓,邻居是一个男人,平时经常在门口抽烟。
偶尔也会找人搭话,说些平常话题。
总之普普通通,不惹注意。


某天,公寓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巨响。
没多久后,又莫名开始出现腐臭的味道。
其他住户打电话到管理处,才发现那个男人早已消失。

人已经死去一个星期,尸体开始腐烂。
追查死因,竟是被住处的一堆情色杂志倒塌压死的。
简直是讽刺拉满的城市奇谈。

但一细想,又悲哀起来。
他当时是否可以求救,消失一周竟然无人寻找。
家人朋友不见踪影,房东回来也只担心损失。
一切还真像开头那篇文章里说的那样,离奇而又凉薄。

连后续的媒体报道和舆论发酵竟然也如出一辙。
在猎奇又骇人的标题下,是对死者过往悲惨人生轨迹的罗列。
评论中不乏对如今年轻人的脆弱与困境,以及窒息大环境的感慨。
「孤独者被色情压死」

而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像死者的人生一样再次被遗忘。
房子简单重装,低廉的租金就又吸引来新的租客。
毕竟整座城市,从来不乏充当燃料的年轻血液。


「孤独死」现象的低龄化趋势,让人惊觉当下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就像有不少人因热搜故事,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生活处境。

电影里,邻居男人的死也让女主贞雅(孔升妍 饰)心有余悸。
她躺在出租屋床上失神,像是突然意识到自己离相似的结局这么近。
而她的生活似乎也早已是孤独死的前奏。

像是,工作环境封闭。
作为客服,贞雅与同事间疲于交流,跟客户更是只能服务。
工作内容流水化,回应机械化。
面无表情,日复一日。

生活里,也全是独处。
一个人吃饭、坐车、睡觉,不谈恋爱也不聚会活动。
太安静了就戴上耳机,看吃播追综艺。
回到出租屋就打开电视,声音可以响一宿。


时间久了,也愈发不适应社交。
觉得一起吃饭太麻烦,随便闲聊没意义。
对别人的事不感兴趣,连情绪都省了。

跟家里的关系也一般。
母亲去世后,贞雅跟出轨再回来的父亲就更不怎么联系。
电话不想接,短信懒得回。
跟对方一起处理母亲遗嘱都速速完事,只想回去自己呆着。

怎么会过成这样?
乍看上去,贞雅似乎在主动自我隔离。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本就喜欢独处。

评论区也有很多人觉得贞雅过于冷漠。
热心的实习生主动搭话,她也要拒人千里之外。
似乎这样的人如果有天消失了,也是自己「作」的。



开头那篇热搜文章里,也提到一处相似的细节。
去世的宁夏女孩,生前社交圈狭小,朋友圈封闭。
拉黑了几乎所有联系人,迫于维持生存才跟房东保持唯一的线上交流。

这同样导致很大一部分人表示无法共情。
为何自我封闭,为何不求助,为何不多做尝试。
坚强一点挺住,悲剧便不会发生。


相似的状态,相似的争议。
而电影恰恰回答了,当下的年轻人为何会主动选择孤独。
以前我们只看到生存焦虑和孤独问题在老年人群体里较为显著。
但经济下行,「年轻」也不再是什么保命符。

从个人角度来讲,严峻生存环境下,人没有余力建立更多联系。
工作里贞雅排斥带实习生,是因为维持业绩和排名就已经耗尽所有精力。
而大环境继续内卷,容错率更低。
人只有将自己异化成机器才能保持高效。

生活里,冷漠也是一种低耗能状态。
生存堪忧外,自身创伤和原生家庭问题还未修复,就更没有能量去宽慰他人。
就像贞雅母亲去世也才匆匆请了两天假。
极限状态下,哪怕别人热情搭话,贞雅感受到对方与自己一样孤单,也没有力气去回应。

冷漠蔓延,让更多人陷入群体性的习得性无助。
张口求助对于很多人来说已是负担。
艰难开口后看到人自顾不暇,求助无门反而再次加重心理负担。
如此这般不如自我隔离,至少不再消耗尚存一丝平静。



但鱼叔也注意到,文章除了引发共鸣外,也有不少愤怒之音。
指责其制造焦虑,加重「脱轨」人群的心理负担,以及对独居人士的歧视。

毕竟时下也有不少奉行个人主义,倡导「享受孤独」的声音。
觉得孤独是自由的眩晕,不是悲惨的证明。
但说实话,鱼叔觉得这是两个问题。
「享受孤独」并不能说明享受孤独本身。
而更多像在说,一个人终于掌握了维持独处与社会关系间的平衡之道。
这是一种充盈状态下自我探索的成长表现,而不是举目无亲下的无奈选择。
甚至可以说,那些说着「享受孤独」的人,大多都有着可以不孤独的能力。

但「孤独死」群体,显然是另一种境况。
2011年的NHK纪录片《无缘社会》里,就将镜头对准这一社会现象。
无缘社会里,「孤独死」更加高发。
「所谓的无缘社会,其实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关联、各不相干、人际关系极度萎缩的原子化社会。以独居、欠缺周边交流、失业、失亲或是生病年老无人照顾等现象为具体表现。」
日本泡沫经济下,「孤独死」中的年轻人占比就已十分惊人。

其中大部分都像电影里的男人一样,死后很久才被发现。
且即便有亲人尚存,尸骨也无人来收。
便能说明他们处在一种怎么孤绝的环境里。
极端生存境遇下逼出的心理问题,也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坚强一点学会求助」能够解决的。

为了与世界建立一点点联系,找寻陪伴消除孤独感。
互联网兴起中长大的年轻一代便会投身或是干脆沉溺网络。
这也是为何当下社会「手机依赖」现象严重。
连找AI谈恋爱/解决心理问题也早已见怪不怪。

除此之外,还有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包容,和运行机制上的不健全。
无法纳入社会机器运转的人被评判为「一无是处的废物」颇受冷眼。
但主流轨道又是如此单一,「脱轨者」几乎没有结构支撑下的容身之处。
围剿之下,难免绝望。

日本有NPO救护队帮被救助者重新融入社会关系,大环境下杯水车薪但到底聊胜于无。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贞雅的电话客户中有一位精神病患者。
他称自己发明了时光机,想回到2002年。
那一年有大获全胜的重大赛事,大家都走上街去欢呼拥抱。
人与人之间前所未有的真诚亲密,生活带着一种质朴的快乐。
而这显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心愿。

但若如今一个拥抱太难,一句问候也是可以的。
相处的温度若是容易灼伤,那简单的照面也是珍贵的。
就像影片最后,大家为去世的男人举办的小小送别会。
互不相识也无人讲话,相聚仍是有意义的。

而德勒兹心理学同样这么说道:
人的存在本身,就有不以外界为转移的巨大价值定额。
所以,请怀揣这无可取代的宝贵财富走到阳光下。
在抵达希望的岛屿前,不要消失。


==========
转网侵删
==========




赞(2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31 17:5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1-12 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