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下午察:全员核酸轮到鱼?
本頁主題: 下午察:全员核酸轮到鱼?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king3624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517
威望:366 點
金錢:2040 USD
貢獻:15636 點
註冊:2008-02-09

下午察:全员核酸轮到鱼?

核酸检测常态化,“全家捅”早已让中国民众习以为常,可想不到检测的棉签不仅会往人嘴里捅,现在还捅进了活蹦乱跳的鲜鱼嗓子眼里。
福建省厦门海域星期二(8月16日)正式开渔,首批渔获上岸却要进行核酸检测。网传通知要求,渔民作业期间,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渔民和渔货上岸时,实行“‘人+物’同检”。
于是,网传视频就记录下这啼笑皆非的一幕:渔民上岸后自己接受核酸采集,随后立即返回船上,抓来几尾鲜活的鱼,掰开鱼嘴送到窗口待检。

 



  核酸采样人员熟练的将拭子插入鱼嘴,上下搅动,提取样本。(互联网)

只见核酸采样人员熟练的将拭子插入鱼嘴,快速上下搅动,提取采集物,之后采样人员还用拭子在鱼身上划过,提取样本。


  视频显示,工作人员还对一只螃蟹进行了采样。

该视频传出后,引起网民极大关注。许多网民很是不解,称“鱼是用鳃呼吸,凭自己的努力很难感染肺炎”,“鱼有身份证吗?如果核酸阳了怎么找回来?还是说这些海鲜都要等到核酸结果出来?”
还有网民调侃,“不做核酸的鱼要赋红码吗”,并建议有关部门查一下阳性鱼的密接,“把相关海域静态管理七天,周边鱼和微生物都静止不动”。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星期三下午对此简短回应说:“目前厦门市全员都要核酸,渔获也要进行核酸。”
不过,也有网民认为,这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沿海城市疫情确实有很多是经由渔获传播,此番检测应该是作为环境样品采集的,况且厦门也不是第一个给鱼做核酸的。
的确,就在上周,海南儋州也组织了医护人员登上渔船为冻鱼进行核酸检测,当地官媒还以《给鱼测核酸 一点不含糊》为题进行了报道。
而在今年3月,上海封城期间,网传视频也显示,一群医护人员到当地某个水产市场给鱼做核酸,工作人员将一条大花鲢的嘴掰开,把拭子捅了进去。
除了对渔获海鲜进行核酸,草莓、车厘子、快递等物品也都经历过核酸的“洗礼”,可谓“万物皆可核酸”。
对渔获核酸有必要吗?
去年1月22日,江苏无锡市曾通报称,当地一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监测中,发现一份进口车厘子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


  江苏无锡市去年1月发现一份进口车厘子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互联网)

三天后河北省石家庄市卫健委通报又称,当地疾控中心对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的车厘子例行抽检,采集的一管核酸样本呈阳性,当地立即对果品经营区域封闭。
这些消息使一度高不可攀的进口车厘子跌下神坛,让不少中国消费者瞬间实现了“车厘子自由”。
然而,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当时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传染性,要看污染量,且污染病毒是不是有活性。
冯子健指出,无锡进口车厘子检测到的核酸阳性,病毒载量很低,对消费者不会造成太大的感染风险。他也解释,过去有从事食品加工或搬运工作的人员感染,是因为接触病毒时间长、次数多。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当时也说,保存水果的温度比冷冻鱼肉等食品温度高,病毒在保存水果这样的温度下存活时间短;核酸检测呈阳性,也可能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
但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中,中国官方一直都担心“物传人”,尤其对进口物品的防范有增无减,进口非冷链物品从海关、仓储到邮递等环节,往往都要通过严格的消杀才会放行。
直到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年7月12日一纸通知,才对非冷链物品是否具有传染性给出了更明确的答案。
这份《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核酸检测。”
通知还列明,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冠病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一天内全部失活。通知还说,各地方政府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强调“不得层层加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通知也明确,所谓“非冷链物品”指的是:运输温度在10℃以上的物品。
换句话说,冻鱼冻海鲜的核酸检测不算是“层层加码”,至于活鱼,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实际上,在中国“动态清零”的政策下,对物品进行核酸检测有无必要并没有绝对界限,和其他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在概率和成本之间作出平衡。
正如东南大学室内环境与健康实验室负责人钱华就检测车厘子接受央视访问时说,不能说(病毒传染性)一点概率都没有,但在特别低的情况之下,如果采取了特别多的措施,从成本上可能不划算。   第一财经星期四也引述专家指出,至今还没有证据证明鱼会感染冠病病毒,而且冠病病毒是一种侵害肺部的病毒,鱼没有肺,即使感染,机制与冠病感染人的机制和症状肯定不同。
而如果作为对物体的环境进行采样,相关病毒专家建议,最好遵循一定的标准,即需要对有关联、有研究意义的样本进行采集。如果渔民感染冠病是由于鱼受到污染而引起的,那么更重要的是应该查找污染源。
核酸已成为百姓“刚需”?   尽管专家和中央决策层对物品核酸检测表明了态度,但对人进行常态化核酸的方向并没有动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9日召开会议,要求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两周后再次强调,要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
浙江、广东、上海、江西等多省市纷纷按照15分钟“采样圈”的标准增设核酸采样点。其中,浙江杭州在社区、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布局了1万个便民采样点;江苏无锡投入运行2600多个便民核酸采样小屋,向市民免费开放;上海、北京的核酸采样点均已超过9000个。
与此同时,不少城市也开始要求,进出公共场所或搭乘公交都须提供48小时或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江西省、安徽合肥、辽宁大连、湖北武汉等地居民若无故不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码还将被赋“灰码”或使用受限。
常态化核酸检测是在防疫和恢复经济之间做出的平衡选择,但也有地方竟把核酸检测当成了“竞赛”。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上星期二(8月9日)发布“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大比武’活动”的通知,要求随机抽取一个社区和一个村庄设定为中风险区。
通知还提到,本次核酸检测是一次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综合实战演练。活动期间,部分区域将进行局部封控,现场需拉警戒线,穿戴医疗防护装备,开展环境消毒消杀,相关车辆和人员向检测区域集结。
财新网引述一名临沭县市民说,小区内的采样点与平时差异不大,但听说在被抽中中风险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从早上5时开始挨家挨户进门做核酸。
报道还称,这次临沭县核酸检测“大比武”活动是临沂市统一部署的。而临沂市上次出现疫情是在今年7月。从7月22日开始,临沂市就已实现中高风险区“清零”,至今一直保持全域低风险。
许多网民表示,“不明白比武的意义在哪”;还有网民说,“一句‘随机抽取’,将原本严肃的疫情防控政策变得如同儿戏,轻飘飘就带过了它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有地方媒体也发表评论文章抨击,“大比武”劳民伤财,折腾老百姓,既没必要也不应该。如此“大比武”就是一场“大折腾”。
但在核酸检测中“没必要也不应该”的“大折腾”不只这一桩。今年3月,多段孩童和学生在核酸检测现场跳舞致谢也引发过争议。
当时还有一名身着红裙的女生在一排穿着厚重防护服的检测人员面前大跳拉丁舞,被网民批评“完全是形式主义”。
实际上,无论是一条鱼还是一场比武,舆论争议也是集中在是否符合科学、确有必要;还是只是形式主义,或是“一刀切”的升级版?
核酸检测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也是中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地方在作出相关决策时,仍应该谨慎意识到,核酸检测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这不仅是检测试剂和人工等直接成本,还有因此造成的误工、影响生产等隐性成本;更重要的是,一旦“万物皆可核酸”成为常态,民众的情绪和观感,以及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冲击? 


赞(3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18 20:38 發表評論
king3624 [樓主]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517
威望:366 點
金錢:2040 USD
貢獻:15636 點
註冊:2008-02-09

我特别想知道一个事儿,如果一条鱼检测阳了,会怎么处理这片大海里的其他鱼虾。
TOP Posted: 08-19 17:09 #1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1-11 14:52